重庆巫山:空壳村的蜕变

重庆巫山:空壳村的蜕变

花絮在阳光下飞舞,飘过漫山遍野的川牛膝中药材种植基地。正在田间劳作的陆作银,想到再过几天中药材就能变成现钱,干得更加起劲儿。


陆作银是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鹤溪村村民。鹤溪村,几年前还是当地的产业“空壳村”。如今,这里中药材长满山坡,村民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。是什么让这个“空壳村”发生了蜕变?


鹤溪村,位于重庆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。该村虽然海拔高、地势偏,但煤炭资源丰富,一个村子曾有3个小煤矿。


“过去,我们村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在小煤矿务工,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。”鹤溪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华说,由于在家门口就能就业,且收入不错,以前鹤溪村人出门腰杆硬,开着小汽车在路上跑得气昂昂的。


2016年,当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对该村的3个小煤矿实施了政策性关退。村民们没了工作。这个时候,全村5000多亩土地除了600亩烤烟外,大部分变成了撂荒地。


打工无门的窘迫与田地上一尺多高的野草,堵得村民们心里发慌。“村里的产业怎么发展?”“村民的思想问题怎么纾解?”面临一道道难题,鹤溪村党支部迎难而上。


有了产业,才能够安居乐业。党支部认为,村里的第一要事,就是先抓好产业发展。于是,村支两委多次召开院坝会,与村民共同寻找产业发展的路子。


“我们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,是天然的中药材生长地,为什么不种植中药材?”一位老党员的话,启发了村支部书记王正华。


在党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下,2017年,鹤溪村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,开始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川牛膝、党参、贝母、大黄等中药材。


2020年,鹤溪村的中药材产值达到900多万元,稳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,解决劳动力就业30多人。当年,该村被评为“巫山县产业星级村”。


有了主心骨,又有了产业,村民们的心逐渐安定下来。村民陆作银在煤矿关停后,长期酗酒。2018年,王正华将他吸收到专业合作社,扶持他种植了11亩川牛膝,又让他长期在基地务工。如今,他每年收入6万多元,比以前在小煤矿务工收入还高。


“今后挣的钱还会更多。”王正华说,村里正投资200万元新建一个中药材加工厂,建成后每年可增加产值30万元。届时,公司、村集体、农户按照“2:3:5”的比例分红,预计入股群众每年约分红15万元。


“我们要将‘零敲碎打’的农户散养种植模式,改变为‘规模化、公司化、现代化’模式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,彻底改变鹤溪村的面貌。”王正华说。


相关推荐

最新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