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王不留行:王不留行

中药王不留行:王不留行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
别名:奶米、王不留、老头蓝子

来源: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
处方用名:王不留行、王不留、留行子、炒王不留行、炒王不留

药性:苦、平。归肝、胃经。

功效:活血通经,下乳消肿,利尿通淋。

临床应用:
1.血瘀经闭,痛经,难产
2.产后乳汁不下,乳痈肿痛
3.淋证涩痛


1.血瘀经闭、痛经、难产。本品善于通利血脉,活血通经,走而不守,用于经行不畅、痛经及经闭,常配当归、川芎、香附、红花等药用。治妇人难产,或胎死腹中,可配酸浆草、五灵脂、刘寄奴等药同用,如胜金散(《普济方》)。
2.产后乳汁不下,乳痈肿痛。本品归肝、胃经,走血分,苦泄宣通,行而不留,能行血脉,通乳汁,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常用之品,常与穿山甲等同用,如涌泉散(《卫生宝鉴》);若与黄芪、当归或当归、猪蹄同用若治产后气血亏虚,乳汁稀少。取本品活血消痈、消肿止痛之功,亦常用治乳痈肿痛,可配蒲公英、夏枯草、瓜蒌等,如《本草汇言》治乳痈初起方。
3.热淋、血淋、石淋。本品性善下行,能活血利尿通淋,善治多种淋证,常与石韦、瞿麦、冬葵子等同用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5~10g。

注意事项:孕妇慎用。

临床配伍:
1、误吞铁石,骨刺不下,危急者:王不留行、黄柏等分,为末,汤浸蒸饼,丸弹子大,青黛为衣,线穿挂风处。用一丸,冷水化灌之。(《百一选方》)
2、头风白屑:王不留行、香白芷等分,为末。干掺,一夜篦去。(《圣惠方》)
3、痈疽诸疮:王不留行汤∶治痈疽妒乳,月蚀白秃,及面上久疮,去虫止痛:用王不留行、东南桃枝、东引茱萸根皮各五两,蛇床子、牡荆子、苦竹叶、疾蒺子各三升,大麻子一升。以水二斗半,煮取一斗,频频洗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方剂

1、沉香散
2、车前子汤
3、催生汤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三萜皂苷,黄酮苷,环肽,类脂和脂肪酸,单糖等。

药理作用:
王不留行水煎剂能收缩血管平滑肌,对小鼠有抗着床、抗早孕作用,对子宫有兴奋作用,并能促进乳汁分泌。王不留行的水提液和乙醚萃取液具有抗肿瘤作用。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王不留行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。
2.炒王不留行:取净王不留行,投入预热容器内,中火拌炒至大部分爆花即可。
炮制作用:
1.王不留行:味苦,性平。归肝、胃经。具有活血通经、下乳消肿、利尿通淋的功能。用于经闭,痛经,乳汁不下,乳痈肿痛,淋证涩痛。生品长于消痈肿,用于乳痈或其他疮痈肿痛。
2.炒王不留行:质地松泡,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且走散力较强,长于活血通经,下乳,通淋。多用于产后乳汁不下,经闭,痛经,石淋,小便不利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本品呈球形,直径约2mm。表面黑色,少数红棕色,略有光泽,有细密颗粒状突起,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。质硬。胚乳白色,胚弯曲成环,子叶2。气微,味微涩、苦。
【鉴别】(1)本品粉末淡灰褐色。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,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直径50~120μm,垂周壁增厚,星角状或深波状弯曲。种皮内表皮细胞淡黄棕色,表面观类方形、类长方形或多角形,垂周壁呈紧密的连珠状增厚,表面可见网状增厚纹理。胚乳细胞多角形、类方形或类长方形,胞腔内充满淀粉粒和糊粉粒。子叶细胞含有脂肪油滴。
(2)取本品粉末1.5g,加甲醇20ml,加热回流30分钟,放冷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王不留行对照药材1.5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水(15:7:2)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。
(3)取本品粉末1g,加70%甲醇40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放冷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王不留行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王不留行黄酮苷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.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,以甲醇-水(4:6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2%三氯化铝乙醇溶液,热风吹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金疮,止血逐痛。出刺,除风痹内寒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:“利小便。”“王不留行能走血分,乃阳明冲任之药,俗有‘穿山甲、王不留,妇人服了乳长流’之语,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。”
3.《本草新编》:“王不留行,乃利药也,其性甚急,下行而不上行者也。凡病逆而上冲者,用之可降,……但其性过速,宜暂而不宜久,又不可不知也。”

相关推荐

最新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