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椇子别名:枳椇子

枳椇子别名:枳椇子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新修本草》

别名:木蜜,树蜜、木饧,白石木子,蜜屈律,鸡距子、癞汉指头,枅栱,背洪子、兼穹,拐枣,天藤、还阳藤,木珊瑚、鸡爪子、鸡橘子、结留子、曹公爪、棘枸等

来源: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
处方用名:枳椇子

药性:甘,平。归胃经。

功效:利水消肿,解酒毒。

临床应用:
1.水肿
2.醉酒


1.水肿证。本品通利二便而消肿。用于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,小便不利证,可与猪苓、泽泻、椿皮等同用。
2.酒醉。本品善解酒毒,清胸膈之热。治酒醉后诸症,将本品与麝香为末,面糊为丸,盐汤送服,如枳椇子丸(《世医得效方》);用于饮酒过度,成痨吐血,如《重庆草药》以之与红甘蔗,炖猪心肺服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10~15g。

临床配伍:
1、治饮酒多,发积为酷热,熏蒸五脏,津液枯燥,血泣,小便并多,肌肉消烁,专嗜冷物寒浆,枳椇子二两,麝香一钱,上为末,面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盐汤吞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枳椇子丸)
2、治醉酒,鲜拐枣30g,煎水冷服。或枳椇子12g(杵碎),葛花9g,煎水冷服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3、治热病烦渴,小便不利,枳椇子、知母各9g,金银花24g,灯心3g。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
4、治伤暑烦渴,头晕,尿少,枳椇子、竹叶各30g。水煎服。(《华山药物志》)

方剂

1、葛花清脾汤
2、加减葛花汤
3、枳椇子丸

药理

化学成分:枳椇子含黑麦草碱、枳椇苷、葡萄糖及苹果酸钾等。

药理作用:
枳椇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,枳椇子皂苷有降压作用,枳椇子匀浆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增强耐寒和耐热功能。

炮制
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果柄,清水洗净,干燥,筛去灰屑,用时捣碎。

性状和鉴别

北枳椇,种子扁平圆形,背面稍隆起,腹面较平坦,直径3-5mm,厚1-1.5mm。表面红棕色、棕黑色或绿棕色,有光泽,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散在凹点,基部凹陷处有点状淡色种脐,顶端有微凹的合点,腹面有纵行隆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胚乳白色,子叶淡黄色,肥厚,均富油质。气微,味微涩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本草拾遗》:“止渴除烦,去膈上热,润五脏,利大小便,功用如蜜。”
2.《滇南本草》:“治一切左瘫右痪,风湿麻木,能解酒毒;或泡酒服之,亦能舒筋络,久服轻身延年。化小儿疳虫,健胃养脾”

相关推荐

最新

相关文章